① 與青年導師保持高頻次、高質量溝通與互動;
② 獲得青年導師高度評價與支持,包括但不限于微博&微信轉發、遠程支教課程等。
實踐安排
(10分)
① 實踐內容安排合理(包括但不限于人員分工、實踐安排、資金使用、宣傳物資運用等);
② 實踐主題及內容設計具有創新性與趣味性。
項目宣傳
(30分)
① 實踐各個階段,充分利用微博、微信、直播平臺等自媒體渠道開展宣傳;
② 利用文字、圖片、視頻、H5等形式開展項目傳播;
③ 發布實踐相關新聞,并與項目官方微博&微信開展高頻次互動;
④ 充分運用組委會提供的宣傳物資,完成相關宣傳任務,并提交相關材料。
項目成果
(50分)
① 按組委會要求,提交支教課程、當地教育情況、外墻涂刷、傳統村落調研等實踐活動成果資料,材料反饋真實、及時;
② 提供一定數量&質量的照片及視頻資料,內容豐富,畫面清晰;
③ 除組委會規定任務外,提交額外高質量附件,以充實實踐內容,體現團隊實踐特色,可酌情加分。
單項獎
評審項目
評審要求
最佳傳播獎
① 微博
●發布數量,包括原創微博、即時直播等內容。
●與官微互動數量,包括微博超級話題簽到&發帖、轉評贊等方式(個人賬號互動請@團隊賬號)。
●參與@為愛上色中國 官方微活動次數。
② 微信:發布文章數量及閱讀量。
③ 其他平臺:在B站、抖音、快手、騰訊、中國青年網等其他平臺發布項目相關文章次數。
以上標準完成數量越多,獲獎機會越大。
最佳視頻獎
① 劇情拍攝角度新穎,主題特色鮮明,具有一定的說服力與感染力。
② 劇情精煉不冗長,場景鏡頭銜接順暢,布局精心合理。
③ 畫面音質流暢,字幕清晰,與聲音搭配得當。
④ 緊密關聯“我的支教日記”主題,視頻長度為3分鐘左右。
最佳色彩獎
① 色彩調研角度全面,內容詳實,并能通過組委會提供色卡和微信小程序,完整呈現調研結果。
② 色彩故事挖掘有角度、有質量、易于傳播,與色彩主題密切關聯,能夠賦予色彩動人的文化內涵。
③ 色彩成果展示(建筑色彩影像集、傳承人色彩故事、實踐照片等)體現當地村落色彩特征與色彩藝術,展現傳統村落獨具特色的色彩魅力。
④ 提交額外高質量的輔助說明文件,以充實色彩展示成果,可酌情加分。
最佳創意獎
① 將社會創新思維融入美術支教中,課程設計新穎、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、趣味性強。
② 美術課程緊密關聯“色彩”主題,結合實踐地村落特色,引導實踐地孩子完成繪畫、拼貼畫等高質量的家鄉色彩藝術作品。
③ 美術課程設計能夠滿足當地需求,起到助力鄉村美育教育的作用。